找到114条结果

  • 胆囊癌指发生于胆囊位置的肿瘤,多为恶性,胆囊腺肌症则是发生于胆囊位置的增生性疾病,多为良性。胆囊癌与胆囊腺肌症在影像资料上带有相似性,尤其是早期患者,鉴别上存在难度,误诊率较高,对于疾病的治疗存在不利影响。研究指出 MRI 结合 MRCP 可较为有效的进行疾病鉴别。观察组 MRI 扫描过程与对照组相同,额外应用 MRCP 诊断,采用加强序列法,通过静脉通道给予 Gd滴注,行横断扫描、矢状面扫描,以冠位成像。对胆囊癌和胆囊腺肌症的临床表现、疾病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类疾病均存会导致胆囊位置出现病理性改变,这是导致二者在诊断过程中出现误诊、混淆的主要原因。 如单发的局限型胆囊腺肌症,患者胆囊
    赵刚 主任医师 2024-12-12 10:13:48
  • 意外胆囊癌(IGBC)是指临床上因术前诊断为胆囊良性疾病而行胆囊切除术,在术中或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偶然发现的胆囊恶性肿瘤。据统计,IGBC在胆囊切除病例中占0.25%-3%。IGBC通常分期较早,转移较少,病变扩散范围较小,手术切除率较高,预后相对较好。目前对于意外胆囊癌的手术方式、切除范围以及二次手术的时间仍存在一定的争论。一、手术方式1.Tis或T1a期胆囊癌肿瘤仅侵犯固有层,对于上述2期胆囊患者,若术中胆囊完整切除,行单纯胆囊切除已达R0切除,此期肿瘤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5%-100%,单纯胆囊切除术与胆囊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相比较,无差异。据文献报道,T1a期
    赵刚 主任医师 2024-04-25 08:19:12
  • 这是一个59岁的女性患者,因为腹痛发热等在当地医院治疗,诊断胆囊癌肝转移,肝脓肿。肝脓肿插了引流管,但引流效果不好,仍然每天高烧。后患者转来我这里,全面评估后考虑:胆囊癌侵犯肝脏,侵犯动脉,胰头、十二指肠、胆总管侵犯可能,淋巴结转移可能,胆囊床肝脓肿,但脓肿引流效果不好,药物控制不了感染,只能选择手术。如果能切干净肿瘤,就行根治性手术,如果不能,至少取活检,脓肿切开引流,控制感染,后面行药物治疗。 2024年6月18日我给她做了微创腹腔镜手术,发现胆囊癌不但侵犯了肝脏,同时侵犯了胆总管、十二指肠,肝门处于冰冻状态,无法根治性切除。最后做了胆囊部分切除活检+肝脓肿切开引流。术中快检+术后常规病
    孙平 副主任医师 2025-01-17 08:01:13
  • 这是一个67岁女性患者,2024年4月,因全身疼痛不适,进食差,外省就诊后考虑胆囊癌全身广泛转移,患者不想高强度全身化疗,来到我这里治疗。我先局麻取了颈部淋巴结活检,结果是腺癌,结合全身PET-CT,诊断胆囊腺癌全身广泛转移。 结合患者意愿,我给她使用了靶向免疫+口服化疗,副总用小,门诊用药,当天去来。由于效果立竿见影,每次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都明显下降,疼痛不适也很快消失,患者能正常吃喝劳动,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上个月复查磁共振,肿瘤还在继续缩小,但肿瘤标记物有所反弹。考虑逐渐耐药,后面准备调整治疗方案。 胆囊癌广泛转移,平均存活3个月,该患者持续好转长达8个月。且目前生活
    孙平 副主任医师 2025-01-16 22:14:18
  • 这是一个65岁女性患者,外院行胆囊切除活检,确诊胆囊癌肝多发转移。综合抗肿瘤治疗半年,效果不佳,肿瘤进展。后慕名来看我的门诊。因该患者经济困难,外院资料也比较齐全,诊断和分期都很明确。因此,该患者我没有收入院,门诊沟通后直接制定了治疗方案。后面每次均在门诊治疗复查,每次治疗都能当天搞完回家。 我给患者全部使用普通的国产药物,本身价格相对便宜,且我指导患者办理了门诊重症,门诊也能报销一部分,经济负担大大减轻,也能更好的坚持治疗。用了我的方案后,患者每隔21天,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都能下降一半儿左右。现患者精神好,还长胖了几斤,患者和家属均信心大增,后悔没有早点儿找到我。 经验总结:肿瘤
    孙平 副主任医师 2025-01-07 23:37:41
  • 从胆结石到胆囊癌只需要三步!不痛的胆结石才是沉默的杀手医学界肿瘤频道2022-03-20 20:29*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你知道吗?不痛的胆结石才是沉默的杀手!本文首发:体检中心主任之家责任编辑:Sweet
    费健 主任医师 2022-05-03 09:08:41
  • 术后胆囊标本将常规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其主要目的在于检查是否有意外胆囊癌的存在。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足5%。早期诊断和手术干预是胆囊癌患者获得长期存活的唯一机会。由于早期胆囊癌患者缺乏特异的症状及体征,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往往与良性胆囊疾病极其相似,因此,早期临床诊断胆囊癌是几乎不可能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病理检查。可见,为避免意外胆囊癌的遗漏,术后胆囊标本常规行病理检查似乎是必须的。1、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在12969例胆囊标本中,36例胆囊病理诊断为恶性的患者被筛选出,胆囊癌的发生率约为0.28%。2、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36例意外
    赵刚 主任医师 2018-07-06 14:24:53
  • 3.3 CA199 在胆囊癌中表达的临床特点:胆囊癌血清CA199 可以升高,这与上述两种胆囊良性疾病有共同点但有其自身特点,血清CA199 增高明显,且早期即可表现,检查值常>300 U/mL,常见1000 U/mL以上,阳性率达65%。同时常伴有其他肿瘤指标如CEA 的升高,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胆囊癌诊断的准确性。典型临床表现常伴有黄疸,右上腹可触及肿块,为增大的胆囊。恶病体征。影像学特点有:胆囊壁不均匀性增厚,内壁不光滑可有突出病变,造影时明显增强,有结节、钙化表现。可发现胆管梗阻,侵犯肝脏等邻近脏器。常见周围淋巴结转移。早期胆囊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相似,易发生混淆,联合
    赵刚 主任医师 2020-05-09 21:42:20
  • 临床上经常遇到没有上腹疼痛发作的胆囊结石患者,长期不愿手术。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事实证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一旦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或胆囊长期炎症刺激,都可能导致胆囊收缩功能丧失,油腻餐后不引起上腹疼痛的发作,但它的病变还在继续延续,与胆囊癌的发生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研究甚至认为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研究指出,胆囊结石病人患胆囊癌的危险性是无结石者的6~15倍,且直径3cm以上者发生胆囊癌的危险性比1cm以下的高10倍。此外,患结石时间长短亦与胆囊癌发生相关,胆囊结石长期存在会引起胆囊萎缩、钙化,而钙化性胆囊或瓷样胆囊患者中,有20%~60%的患者发生胆囊癌。所以
    王维东 副主任医师 2016-08-03 21:22:46
  • 临床上经常遇到没有上腹疼痛发作的胆囊结石患者,长期不愿手术。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事实证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一旦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或胆囊长期炎症刺激,都可能导致胆囊收缩功能丧失,油腻餐后不引起上腹疼痛的发作,但它的病变还在继续延续,与胆囊癌的发生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研究甚至认为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研究指出,胆囊结石病人患胆囊癌的危险性是无结石者的6~15倍,且直径3cm以上者发生胆囊癌的危险性比1cm以下的高10倍。此外,患结石时间长短亦与胆囊癌发生相关,胆囊结石长期存在会引起胆囊萎缩、钙化,而钙化性胆囊或瓷样胆囊患者中,有20%~60%的患者发生胆囊癌。所以
    王维东 副主任医师 2015-02-06 14:50:28
1 2 3 4 5